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

地理作業3(組員B9742086 B9742087)



3.4focus.1~3
土壤是組成地球自然資本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關鍵
3.4focus.4
分解者會分解一些對植物有利的物質
3.4focus.5~6
O-落葉層:富含許多細菌、真菌、蚯蚓
A-表土層:是泥土的最高層,也是有最多的有機質跟微生物的地方,它富含許多細菌、真菌、蚯蚓
B-下土層:包含大多數土壤的無機物和岩石
C-母質層:位於一個母質層的基礎上、通常是岩床,它包含大多數土壤的無機物和岩石

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地理第二章作業

2-1What Is Science ? 什麼是科學~?

科學
1.一個科學理論的生成,是由科學家不斷觀察、提出假說、實驗、失敗多次之後才產生的

2.研究過程
a.提問一個能被調查的問題
b.執行一個實驗去回答問題或收集數據
c.分析數據
d.能被接受的數據
e.提議一個假設去解釋數據
f.使用理論去做可試驗的預測
g.假設被科學家驗證將會變成理論

3.學成果接受的3種理論:1.懷疑主義2.同行意見3.作可得相同成果

2-2What is matter? 物質是什麼?

物質:
1.純物質:包含元素及化合物。元素跟化合物則是由原子、離子、跟分子所組而成化合物分機化合物跟無機化合物兩大類
2.混和物:由多種不成比例的物質所組成。


2-3 How can matter change? 物質如變化?

變化形式:
1.化學變化:當一個接觸另一個分子合成大分子;或者分子經斷裂分開形成兩個以上的小分子;又或者是分子內部的原子重組。
2.物理變化:不涉及物質原子重組的變化。
3.核能變化:通過轉化其質量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會產生新的原子,包括核分裂、核融合、核衰變。


2-4 What is energy and how can it change its form? 能量是什麼它是如何轉換它的形式?

能量兩大定律
1.當能量的型態被改變時,不會創造出多的能量,也不會有能量憑空消失(熱力學第一定律)
2.無論能量被如何轉換,我們通常得到比轉換前較低的品質或是較少的可用能源(熱力學第二定律)

能量形式:
1.動能:物質運動時所得到的能量。
2.電能:電以各種形式做功(即產生能量)的能力。
3.位能:儲存於一個系統內的能量。
4.電磁能:電、磁作用產生的能量。

2-5 How can we use matter and energy more sustainably?我們如何穩定的使用物質和能量?

方法:
1.減量:減少使用地球資源。
2.再用:重複使用資源。
3.回收:回收再利用。
4.控制人類的污染成長:減少人類對地球的破壞,使生態更容易達到平衡。

2009年4月2日 星期四

地理作業6題

1-1 什麼是環境永續的社會?
我們的生活和經濟都是依靠地球上的自然資本(包含自然資源和回饋)和太陽資本來維持運作。其中太陽是我們最主要的能量來源,自然資本也必須依賴太陽的能源才能發展出永續的自然環境。
如何使我們的生活達到環境永續?藉著自然收入(如可再生資源,像是植物、動物及土壤)讓我們維持生活上的所需,而不會造成過度減少消耗自然資本,影響人與自然供給平衡。

1-2. 如何在環境永續上使社會經濟成長?
在提升我們的經濟同時必須考慮到環境的問題,要再兼顧環境和經濟雙取得平衡下發展,能夠使環境永續發展下的國家才有一定的基礎使經濟成長,在發展經濟下要考慮到自然成本的問題,例如對於環境的污染和回收再利用等等,所以每個國家應該先了解自己國家的自然成本接著評估,再開始經濟的建設,並以永續發展為優先出發。

1-3 如何使生態足跡影我們的地球?
人們科技不斷地進步,土地不斷地利用再利用,卻忘了地球只有一個,時間久了已經發展到很難收拾的地步,地層下陷、溫室效應、空氣污染、資源缺乏…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有待解決的,人們現在也致力於發展可以重複利用並且降低污染的新能源,因此如何在人們的生活與地求的資源取得平衡可不事件容易的事。

1-4什麼是污染? 我們對於污染能做些什麼?
污染(環境污染) 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主要對環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即使當時不造成危害,但後續效應有害也算是污染行為,如氮氧化物,雖然本身並不有害,但在陽光催化下與自由基等物質作用會轉化成光化學煙霧,對生物造成危害,對建築物造成腐蝕。
想想我們所做的作為是否會影響到環境,如果會,就要想出最好的方式以降低影響整個環境的方法,而且物質的循環是需要時間的,我們消耗的速率要儘可能的比再生的速率低,否則將會超支,造成地球的負擔。

1-5為什麼我們有環境問題?
簡單來說,貧窮地區的人們沒有足夠的知識、設備和心力去處理他們製造的污染物,光是吃飽喝足不要生病都是很大的問題了。至於富裕地區也是有幾個嚴重問題,在無形中浪費資源也毫無知覺,商品價格沒有包含自然資源的成本。自然資源的成本是甚麼呢?如:一隻魚從小長到大所耗費的資源。我們通常買魚只付漁夫捕魚的成本,而沒有魚成長消耗的資源成本。
資源一直消耗,而來不及循環,汙染物無法處理這些環境問題日積月累,是我們急需重視的問題。

1-6什麼是四種有系統的永續原則
1. 依靠太陽能:陽光提供能量溫暖星球,並支持植物行光合作用為我們和其他動物提供糧食。
2. 生命多樣性:在各種生命形式中,包括基因,存在生態系統,和自然的服務,這些提供方法產生了無數的生命,來適應整個地球歷史不斷變化的環境。
3. 人口控制︰有限的資源競爭,不同生活形式中,將限制他們的人口能增長多少
4. 營養素循環: 自然界回收 植動物需要生存和在生產 的化學物質的過程。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地理翻譯 1.5.1.4

Poverty occurs when people are unable to meet their basic needs for food,water,shelter,health,and education.the daily lives of half of the world's people,who trying to live on the equivalent of less than $2 a day,are focused on getting enough food,water,and cooking and heating fuel to survive. Desperate for land to grow enough food some of these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depleting and degrading forests,soil,grasslands,fisheries,and wildlife for short-time surival. They do not have the luxury of worring about long-term environmental quality or sustainability. 貧窮存在是當人們無法應付對於食物 水 庇護處 健康和教育這些基本需求的時候 每天全世界有一半的人 這些人是每天努力去賺取少於$2美金 都專注在得到足夠的食物 水 熱燃料來生存.極度渴望土地去種植足夠的食物 有些貧苦的人們在短時間內漸漸地用盡和剝削森林 土壤 綠地 漁獲和野生動物 他們沒有時間去擔心長時間下來對環境品質和永續的影響.

中壢 地理作業


檢視較大的地圖

電子一乙的家


檢視較大的地圖